发布时间:2020-07-05 22:19:46.0 访问总量:302
硬件项目从一个想法,到产品最终送到消费者面前,是一个规律、复杂、冗长的过程。这中间会经历原型实现、验证、设计、研发、调试、开模、试产、量产等各种复杂的过程,而且这中间的很多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,如果上一步没做好,下一步就没法进行。如果强制进行下一步的话,会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和损失。
对于生产厂商来说,每一个新的项目上线,都要经过验证、测试、磨合、批量等几个过程,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,才能达到新产品的产能提升。而对于硬件研发的公司来说,每一个新的产品这些流程都要认真的走一遍。而这一严肃的产业规律,目前在智能硬件创业的创业团队中,却并没有被慎重的考虑和重视,最终导致大量的智能硬件产品跳票甚至放弃量产。
1. 签署工程机试产合同
在开模、调模完成之后,便会进入生产阶段。一开始,首先要和工厂或供应链公司签署生产合同,根据情况不同可分为试产合同、小批量合同,或者直接试产和小批量就在一起签署。根据之前的样机和生产供应链文件,签署工程机试产合同内会包括外壳试产、PCBA 试产、整体组装与测试、委托产品认证等一系列内容。
合同时间一般三到六个月,试产时一般有几十到上百台工程机,单价成本较高,而且要备齐物料。小批量一般 1K(1000 台)起,多是 1K、3K、5K、10K、20K 都有。
2. 交付工程样机、生产流程优化
在签署量产合同之后,在生产物料都备齐的情况下(所有工厂一般都只会在物料备齐下才开工),一般需要一两个月的生产周期,才能将工程机产品最终组装出来,并交付給创业团队(这时便可以进行产品众筹、发布、预定、宣传、合作等事宜了)。
在交付工程样机之后,根据机器的外观、装配手续、组装过程、质量检验、使用测试、软件调试,可能会发现一些工程机问题。这时便需要创业团队和工厂配合,来优化整个生产流程,包括工艺优化、装配优化、材料优化等,同时还要提升产能、让装配工人熟练进行装配等,来实现产能爬坡、良品率逐渐提升、不良率逐渐降低的过程。
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,团队和工厂便会进行各种优化、各种改进、各种测试(包括实际使用测试)、各种质量把控等工作。在进行一系列努力之后,产品的整体水准终于逐渐达到团队的各种要求,同时良品率也达到了能够进行大规模量产的程度。接下来,便进入量产阶段。
3. 小批量、大批量
量产过程其实很单间,团队、工厂将各种物料购买备齐之后,工厂开工,根据既定流程进行生产,之后便是几 K 的小批量生产,然后是几百 K 或 1KK、5KK 的大批量生产,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(时间根据产量变化),产品便可以出来了,工厂便可以进行量产交付了。
手板模型制作,快速成型智造,高精度3D打印,小批量生产定制,工业及结构设计,研发项目方案优化——就选武汉普尔泰模型技术有限公司
咨询服务电话:027-81819458 手机:18607134563、15827177057 邮箱:pert@whprototype.com